官网手机端
微信咨询码
在线留言/询价
全国服务热线
巩固“十一五”好势头 实现“十二五”好开局
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七连增”,农民收入增长迅速,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2010年“三农”发展成绩显著,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亮点之一,这为我们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应对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们即将迎来2011年、谋划“十二五”“三农”工作宏篇巨制之际,我们完全可以说,2010年“三农”发展成就,不仅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完美收官,是“十一五”“三农”发展的亮丽篇章,而且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保持了一个强劲的势头。
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十一五”时期“三农”发展的辉煌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亿万农民群众、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取得的,是在一个成熟的加强“三农”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下取得的。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在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广袤的农村带来了春的讯息,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中之重”的阐述,把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在“三农”理论认识上的巨大飞跃,是传统“重农”思想在新时期的突破和升华。
不断发展的“三农”实践对“三农”理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重中之重”这一基本要求指导下的“三农”理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等等,都是在“重中之重”的科学定位下获得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仅选取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两个命题进行简单回顾,就会发现这些理论产生的清晰脉络。
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再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核心的位置。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根据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标志着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变化。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2006年初颁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深刻阐述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内涵,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对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亿万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顺应潮流、符合国情、深得民心。
不仅如此,“重中之重”的基本定位,成为新时期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指针。
这里有一组数据——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7年发出7个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较快增长。看似巧合的背后,蕴含着必然的联系。正是7个一号文件的出台推动“三农”工作出现了少有的好局面。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中央一号文件在时隔18年后重新锁定“三农”,拉开了新时期重农、强农、惠农宏伟篇章的序幕。紧接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等为主题的每年一号文件连续出台,指导着“三农”工作扎实开展。新时期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事业的推进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安排,它犹如七座历史丰碑矗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上,不仅镌刻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每一个坚实的脚印,也记录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凸现了我们党领导“三农”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屋建瓴与匠心独运。
系统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三农”理论开启了“三农”工作历史性的新航程,一系列针对性强、指向明确、含金量高的政策前所未有地出台了:
——征收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终于在2006年画上了句号;——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扶持农业生产的补贴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政策逐步出台,公共财政的阳光开始普照农民的生产生活;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增添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纵观这些“三农”理论的务实性、系统性,强农惠农政策的多样性,完全勾勒了一幅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图”。从思想上关注“三农”,从感情上贴近“三农”,从工作上侧重“三农”,使“三农”事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惠农政策力度大农村经济风景好
“三农”理论的渐趋成熟,惠农政策的逐年加大,催生出了生动的“三农”实践,带来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大好局面。回望“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我们的一个普遍感受是国家的“米袋子”更满了,市民的“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生活更好了。
这五年,有两句话可以简单勾勒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轮廓:挑战极不寻常、成就历史少有。
这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伴随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偏重发生、频繁发生、异常发生。再加上国际农产品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和不断扩散蔓延,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空前挑战。但是,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这五年,不仅没有出现历史上大灾之后大减产的现象,而且连年增粮增收,形势之好历史少有。我国之所以能沉着应对诸如汶川特大地震、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粮价飞涨等天灾人祸,就是因为农业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的一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这几年农业农村经济所取得的成绩:
——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菜篮子”产品增长迅速,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而且,肉蛋奶、水产品,还有蔬菜、茶叶、水果等,总体上产量都在稳步增加;
——农民收入这几年增长迅速,“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实际增长8.3%,今年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前四年平均水平。五年间平均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增收金额之大历史上从未有过。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得到改善,今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2%,比“十五”末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两个52%,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标志着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同时,农村二三产业稳定发展,农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五年来,尤其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中央要求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目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为满足国内需求、管理好通胀预期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使我们已经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可以说,今后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农业部提出,“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是,“米袋子”要做强主产区,优化品种结构;“油瓶子”要“多油并举”,稳定自给率;“菜篮子”还要丰富品种,提高品质。
刚刚闭幕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这一指导思想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必将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农业农村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民生建设成重点农村社会迸活力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勾勒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具体构想:“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项项措施的陆续出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不断加快,统筹城乡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崭新格局逐渐形成。
2007年,重庆市正式启动了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8.2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大地,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重庆市确定推进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农村金融、行政体制等六项制度改革,拆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高墙”。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四川省成都市,也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乡“一盘棋”工作机制和体制。
“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大加强了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安排资金100亿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到2008年秋季学期,全国城乡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
——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这句顺口溜曾形象地表达了以往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无奈与辛酸。五年间,国家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绝大多数农村人口,显著缓解广大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出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目前,全国已有838个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开展了试点,覆盖了24%的地区。同时,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低保对象达到3000多万人。
——农村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重大进展。中央政府每年拨款60多亿元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家财政用于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年均近900亿元,50%投向了农村公路建设。5年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45万公里,新增里程53.5万公里。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4年间增幅达到140.98%。
富裕文明,和乐和美,和谐安康,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十一五”期间稳步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国农村、农民生活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变化,展示了美好广阔的前景,体现在农村百姓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
村镇建设规划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倡导民居设计要保留地域、文化个性,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推进“一池四改”,建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圈、改厕。许多村庄的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一改过去乱搭建、人畜混居、随意倒垃圾等陈规陋习,文明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乡村游”、“农家乐”,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而且,这种以农家庭院为载体的旅游形式,使农民有机会真正以主人的身份接待城里来的游客。乡下人的善良淳朴、热情好客,赢得城里人的真心尊重。在与城里人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中,农民看到了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变得更加乐观自信。
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农民群众。创“十星级文明户”、村民道德评议会、“富、学、美、乐”四进农家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等,迎合了农民群众求知求乐、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2006年3月开始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到2010年完成10万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惠及约1.5亿农民。民间文艺、民办文化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鼓励,农民演,农民看,成为农民群众引以为豪、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各地通过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歌会、农村文艺汇演等,让农民的文化艺术得到展示和交流,把亿万农民吸引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文化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农村原本平常单调的生活有了“亮色”,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农民权益获得发展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十一五”这五年,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农民——这个中国最庞大的群体,也在以积极昂扬的姿态直面困难、接受挑战,实现了自我的不断发展。
在“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和思想指导下的当代中国,有一些时刻必须铭记:
——2008年3月,朱雪芹、胡小燕、康厚明三位农民工代表首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代表中国亿万农民工行使权力;
——2009年,城乡“同命同价”问题获得实质性突破。继6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同命不同价”现象首次明确作出“回应”,到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确立了同命同价赔偿原则,体现了权利平等和生命的尊严;
——2010年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草案获得通过,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至此,城乡居民终于进入“同票同权”时代。
这些重要的举措是农民权利和利益受到空前保护的缩影。“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把维护好农民的各项经济、政治权益放在突出的位置,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了农民多项权益的不断发展。
2007年,备受关注的物权法出台,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为一种物权,正式肯定了土地是农民重要的财产;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各地开始对土地流转进行了多种探索。土地这一古老的生产资料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下,开始为农民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政治上,农民的民主权益也通过各种政策、法律的途径不断强化和完善。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践中,涌现出了河南省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河南中牟县的“家庭联户代表制度”、河北青县的村治新模式等基层民主管理的新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内容,畅通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途径和能力。2010年10月,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这次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程序,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村民自治,加强中国基层政权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外,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十一五”期间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也取得明显进展。过去五年间,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劳动合同法》等重要政策和法规,形成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体系。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农民工在接受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计划生育、疾病预防等方面所获得的服务都有所改善。
权益的保护使得农民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演绎了种种精彩。
在跟市场博弈中,农民一改过去的单打独斗,自发地组织起来,中央及时地总结这些经验,适时推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尤其是2007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一步推动农民组织化的步伐,农民的合作意识、市场主体地位、以及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发言权都获得了长足发展,让人们对新时代的农民刮目相看。
2009年底的农民工返乡潮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那年底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人们一度担忧大量的人口返乡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结果恰恰相反,返乡却进一步催生了农民工回乡创业潮,在许多地方政府的因势利导下,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创业,“打工经济”变身为“创业经济”,农民身上与生俱来的创业精神充分彰显,不仅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去一股新的动力,也更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登上历史舞台。跟父辈们相比,他们的学历较高、思想新锐、数量庞大,作为有一定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的一线产业工人的主体,在追逐城市梦想的同时,也为我国工业化纵深发展提供充沛劳动力资源,正在推动着经济和社会向前快速发展。
回顾5年来的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过程历尽艰辛,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对复杂局面有效驾驭的结果,是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强劲推动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各级农业部门真抓实干和亿万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正因为有如此多有利因素的强力推动,“十一五”成为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创造了“三农”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重中之重”科学理论体系的推动下,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生动实践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命运的转机带来了真正的福祉。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在“十二五”铿锵的脚步迈近之时,让我们为亿万农民日新月异的新生活祝福、喝彩,让我们期待亿万农民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来源:农民日报
如果您对““十二五”农业新政策”还有任何疑问?
欢迎拨打厂家电话:15303928500 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