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暴刮起来,中国环境治理就能取得实质性推进。图为2017年1月22日,“治霾·京津冀在行动”活动,邢台市环保局局长司国亮将处理过后的污水一饮而尽。
2017年4月7日,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保执法“精锐”,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这次行动被媒体称为“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有人惊呼,环保风暴来了。
但是,这一波环保风暴刮得虽猛,却有点儿尴尬。大督查开展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发生十多起拒绝、阻碍督查组执法事件。5月20日,环保部又公布七起公然抗法事件。这些公然抗法事件基本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关门躲避,拒绝检查,二是强行扣留执法人员,三是围攻殴打执法人员。
在中央三令五申把治理污染作为执政重中之重的当下,居然有这么多公然抗法阻碍督查组的事件发生,根本原因是什么?新华社近期报道里直截了当指出,就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
地方如何干预环保?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非常生动的细节。前任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之子赵瑞龙就是在一个旅游风景区里修建了污染非常严重的美食城,这家美食城当时没有通过环评,可是最终却被风景区所在地市委书记高玉良拿去跟赵瑞龙做了交易,批复了该项目,造成该景区很多年的污染。
现实中,像美食城这样的项目不算什么,无论是规模还是污染程度超过这种美食城的项目比比皆是,而隐蔽在背后的既有权钱交易,也有对经济发展的迷恋,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在地方,地方一级的环保执法督查实际上遇到了类似地方纪委早期的困境,那就是受到地方掣肘严重。环保部门受上级环保部门“业务指导”,但在责权上受同级地方政府管理,资金划拨、业务评比都由地方掌控,更重要的是环保局长也是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
这就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对地方环保部门不太忌惮的原因,这也是环保部此次执法为何要从全国抽调近六千名环保精锐展开大督查的原因,就是要切断地方环保执法力量与地方污染企业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即便这样,环保部主导的这次行动仍然遭遇这么多公然违法抗法,可见地方的水有多深。
我们再看看环保部发回的数据,5月2日以来,环保部已先后发布了12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督查结果显示,存在环境问题企业占督查组检查企业的比例超过了60%,5月1日-15日期间,23个督查组共检查4328家企业(单位),发现301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9.7%。不难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京津冀地区的污染问题企业仍然很多,第二,污染企业势必会采取各种方式硬对抗或者软对抗。
如何破局?可以借鉴十八大后反腐的经验。十八大之后反腐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果,根本上取决于党中央的坚定决心,方法论上则以中纪委为核心,破除地方山头、宗派势力的干扰,中央主导,地方配合,最终拿下一个个山头。
如果既有反腐风暴的决心,又有反腐风暴的雷霆手段,环保风暴就一定会刮起来,中国环境治理就能取得实质性推进。
转发自:南方周末
如果您对“环保政策-环保抗法行为怎么打”还有任何疑问?
欢迎拨打人元有机肥设备厂家电话:15303928500,或点击订购文章中介绍到的设备。
电话:
15303928500
邮箱:
renyuanshengwu@163.com
地址:
鹤壁市淇滨区莲鹤大厦
Copyright © 2006-2025 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丨 备案号:豫ICP备06002949号-1 丨 豫公网安备:41060202000002 丨 360安检 丨 网站地图 丨 XML